作者:confidant 时间:2023-08-08
南沙是什么时候成立为广州的行政区域?什么时候挂牌为自贸区?南沙的发展规划你知道吗?
2005年4月,南沙区成为广州市行政区。2012年9月,南沙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。2015年4月,中国(广东)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挂牌 。2020年7月,经中央依法治国委批准,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;2022年6月,国务院印发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》。
2018年,《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7-2035)》草案公示。新版总规提出“主城区-副中心-外围城区-新型城镇-乡村”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。
本次规划,南沙地位凸显,首次成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,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。本次规划也更为简明清晰,除主城区和副中心,其余都划为外围城区和乡村。
战略性提出“狮子洋增长极”,为沿“狮子洋-伶仃洋”南拓发展提供坚实的“中继”支撑。
拥“珠江-东江”拓展高质量发展带,进一步东进,以东部中心建设“现代活力核”,推动城市功能提升。
以“老城提质”推动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逐步疏解,实现空间更新功能焕新。
以“极点示范”发挥比较优势,带动全域繁荣,从而形成“一带一轴、三核四极”的空间结构,实现老城区“历史文化核”品质提升、东部中心“现代活力核”功能提升、南沙“未来发展核”能级提升,推动城市老中轴、新中轴、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,促进千年城脉、文脉、商脉传承发展。
老中轴:以商贸为特色,是广州市最古老、最繁华、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、最具岭南特色的区域;
新中轴:以金融为特色,汇聚珠江新城、广州塔、海心桥、海心沙等主要地标,是广州现代化发展重要的城市名片;
活力创新轴:以科创为特色,北起中新广州知识城,南抵南沙科学城,中间串联起广州科学城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关键节点,覆盖了黄埔、天河、海珠、番禺、南沙等区。”
南沙新区建设“未来发展核”,加快建设“精明增长、精致城区、岭南特色、田园风格、中国气派”的现代化都市,成为大湾区国际航运、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,打造锐意创新、先行先试的“未来广州”。
广州知名城市规划专家、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近日撰文指出,新版“十六字方针”是对旧“八字方针”的继承,也有一些创新。
基本方向是沿珠江走向海洋、融入大湾区。
目前,广州新中轴线和CBD已经形成并完善,第三中轴线也开始拓展。这些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。
首先,从“两洋南拓”来看,“狮子洋-伶仃洋”出海口轴线,显示了广州南拓要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作用。
其中,南沙通过深中通道支线更多地深入到伶仃洋;番禺通过狮子洋通道打造莲花湾区,使广州都会区与大湾区的主体“黄金湾区”更为融合。规划和建设中的“一号公路”(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)将大大提升广州主城区对大湾区的辐射力。
其次,从“老城提质”来看,更多是“中调”的升级版。一方面继续抽疏老城区人口;另一方面,通过“旧改”全面改善老城区的城市功能和居住环境。同时,让老城区为市民“留住乡愁”并焕发新活力。
又次,从“极点示范”来看,这可能是完全跳出原“八字方针”的战略棋子布局,力图带动全域繁荣。
关键是把“极点”当作“棋眼”,也就是“一带一轴、三核四极”中的“极点”。目前来看,“极点”是“十六字方针”中最有争议,也是最有想象空间的地方。
珠江新城是当仁不让的核心极点,蕉门河核心区(明珠湾)作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。
传统的自然地理因素“云山珠水”坐标系,依然对超大城市有影响的是珠江内外航道,未来在外航道上可做的文章更多一些。
因此,地铁、高速公路和快速干线未来把这些轴线串联起来,发挥未来城市空间指引作用。
搜索
取消